收藏本页 | 设为主页 | 随便看看
97

云南滇南特钢制造有限公司

专业生产高、中、低铬合金铸球、铸锻、多元合金铸球、多元合...

网站公告
云南滇南特钢制造有限公司创建于1983年,公司座落于云南省开远市化工园区,其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固定资产达9000多万元。是一家专业生产高、中、低铬合金铸球、铸锻、多元合金铸球、多元合金钢锻、高锰钢、衬板、铸钢件、机械加工制造的专业生产厂家。拥有先进的全自动高铬球热处理淬火生产线及其它各类先进的生产检验设备,年均产量达3万多吨。   公司在生产销售高、中、低铬铸球,各种规格的磨机衬板、耐磨材料等各个环节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拥有专业从事耐磨材料生产、研发多年的专业技术团队,独立自主的研发了抗强冲击力的强韧性多元合金制球及多元合金钢衬板,该产品具有不破碎、高耐磨性等特点,其理化性能和应用指标均已超过国家标准。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赢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认可,并建立了众多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产品销往国内、外300多家企业,形成了高效、全面的营销、售后服务网络。 公司一贯以“诚信、友好、互利、共赢”为经营的核心理念,并视顾客需求为己任,高度重视顾客利益。公司相信以诚信、友好的态度向顾客展示公司的雄厚实力能赢得客户的信赖,以互利、共赢的理念能与客户携手共进。 质量方针 产品质量为根本 技术创新为核心 规范管理为手段 顾客满意为目标 质量目标 力获产品用户免检 力争顾客人人满意
产品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荣誉资质
友情链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云南五年内水泥产业“灰”转“绿”
新闻中心
云南五年内水泥产业“灰”转“绿”
发布时间:2014-10-22        浏览次数:12804        返回列表
[核心提示]“力争到2017年形成3个以上万吨级水泥生产基地,或将强制性淘汰落后装置水泥熟料产能930万吨以上,倒逼日产2000吨以下以及高耗能、高污染、不达标等水泥熟料生产线退出市场。
  “力争到2017年形成3个以上万吨级水泥生产基地,或将强制性淘汰落后装置水泥熟料产能930万吨以上,倒逼日产2000吨以下以及高耗能、高污染、不达标等水泥熟料生产线退出市场。”日前,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了《云南省水泥产业2013-2017年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力争在五年时间内,让云南水泥产业由“灰”变“绿”。
  已淘汰4224万吨落后水泥装备产能
  2000年以来,云南水泥产业以“淘汰落后、优化布局、促进升级、保障需求”为主要内容的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任务依然艰巨。记者从云南工信委获悉,2000年以来,全行业已淘汰4224万吨落后水泥装备产能。2012年底,全省共有水泥熟料生产线195条,水泥熟料产能由2000年的1200万吨调整发展到7730万吨。
  此外,通过水泥行业兼并重组,到2012年底,中建材、昆钢建材、红狮、海螺、华新、华润、拉法基瑞安7户国内外知名水泥企业已成为云南水泥行业兼并重组的主体。据了解,7户企业已整合云南全省建成运行水泥生产线60条,水泥熟料产能3864万吨,涉及42户水泥企业,整合产能已占云南全省水泥熟料建成运行产能50%。据云南工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推进兼并联合重组,不仅改善了水泥企业生产经营组织体制机制结构,而且使全省水泥熟料生产企业由2005年237户减少到117户,减少50.6%,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将强制淘汰落后水泥熟料生产线
  2012年,云南水泥产量达到8068万吨,同比增长18.8%。水泥产量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变动关系。按照变动关系预测,2017年全省水泥产量将达到1.5亿吨(折熟料1.1亿吨),才能基本满足供需平衡。
  日前,云南工信委发布了《云南省水泥产业2013-2017年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从中可以看出,2017年全省水泥熟料总产能要严格控制在1.2亿吨以内,水泥熟料生产企业或将减少到90户以内,全面停止生产和使用32.5复合水泥。此外,或将强制性淘汰落后装置水泥熟料产能930万吨以上,综合措施倒逼日产2000吨以下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除特种水泥生产线外)及资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等水泥熟料生产装置、独立水泥粉磨生产系统退出市场,力争水泥行业由“灰”变“绿”。
  据了解,相关部门继续支持7户整合主体企业实施横向产业联合和纵向产业重组、淘汰落后、上大压小和技术改造。新建水泥熟料生产项目必须关停淘汰机立窑、湿法窑、2000吨以下新型干法窑,最低建设规模不得低于日产3000吨。
  力争形成3个以上万吨级水泥生产基地
  记者从云南工信委获悉,2013年至2017年,将重点建设节能减排工程。在大中型水泥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推进合同能源管理,提升能效水平,最大限度实现能源梯级利用。以16个州市政府所在城市为重点,依托周边水泥生产企业,对水泥熟料生产装置进行适应性改造。争取到2017年,16个州市政府所在城市及部分重点县城基本完成协同处置布局工作,推动水泥产业向绿色功能产业转变。
  同时,在具有区位和资源优势、产业集聚发展基础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依托龙头企业建设水泥熟料基地。重点推进昆明市宜良及周边区域、曲靖市沾益-麒麟-富源-陆良、玉溪易门、大理宾川-祥云、保山施甸-隆阳、红河个开蒙、文山-砚山、昭通昭阳等水泥熟料生产基地建设,全省力争形成3个以上万吨级“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大型水泥熟料生产基地。
  此外,云南工信委也将创造条件引导企业走出去,积极搭建水泥产业合作交流平台,发展与缅、老、越等东盟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支持省内水泥企业到周边国家、跨境经济合作区或延边区域发展“多头在外”的水泥项目等。